海珠同章昆岡節推宴分賦

· 區益
碧海珠光日夜浮,百年天地此奇遊。 花宮遠映三山樹,水國寒凝四序秋。 雨過欲明雲外岫,蜃來忽結海中樓。 爲耽佳勝依仙侶,向晚還淹島上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海:碧藍的大海。
  • 珠光:珍珠般的光澤。
  • 百年天地:指長久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
  • 花宮:指美麗的宮殿或廟宇。
  • 三山:神話中的三座神山,通常指蓬萊、方丈、瀛洲。
  • 水國:指水域廣闊的地方,這裏可能指沿海地區。
  • 四序:四季。
  • 雲外岫:雲外的山峯。
  • 蜃來:指海市蜃樓的現象。
  • 海中樓:海市蜃樓中的樓閣。
  • 仙侶:神仙般的伴侶或朋友。
  • 向晚:傍晚。
  • :停留。
  • 島上舟:島上的船隻。

翻譯

碧藍的大海上,珍珠般的光澤日夜閃爍,這是我一生中難得的奇妙之旅。美麗的宮殿映襯着遠處的三座神山上的樹木,沿海地區雖然寒冷,卻像四季如秋般清爽。雨後,雲外的山峯清晰可見,海市蜃樓中的樓閣突然出現,彷彿真實存在。因爲留戀這美景,我與神仙般的朋友們一同停留,直到傍晚,我們還在島上的船隻中逗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區益在海上的奇妙體驗,通過「碧海珠光」、「花宮遠映」等意象,展現了壯麗的海景和神祕的仙境。詩中「蜃來忽結海中樓」一句,巧妙地描繪了海市蜃樓的奇觀,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仙境生活的嚮往。

區益

明廣東高明人,字叔謙。少聰穎,博覽羣籍。嘉靖十九年舉人,授都昌縣知縣。能恤民禮士,約束吏胥嚴而失使者歡。改知泰順。募士擊倭寇取勝,以功遷慶遠府同知,補溫州府。後因忤當道,歸。有《阮溪草堂集》。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