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鄺王理羅光祿席鄺次韻

· 區益
平臺酒進石榴低,光祿廚分太乙藜。 玄鳥似能迎客舞,黃鸝偏欲近人啼。 乘槎使者千星渚,垂釣幽人戀錦溪。 轉眼風煙殊去住,一樽酒盡暮雲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光祿:官名,這裡指光祿寺,負責皇宮的膳食和宴會。
  • 太乙藜:太乙,星名,藜是一種植物,這裡指用藜制成的燈。太乙藜常用來比喻高雅的照明。
  • 玄鳥:指燕子。
  • 乘槎使者:槎,木筏。乘槎使者指神話中乘木筏上天河的使者。
  • 千星渚:星渚,指天河中的小島。千星渚形容天河中的島嶼衆多。
  • 垂釣幽人:幽人,隱士。垂釣幽人指隱居垂釣的隱士。
  • 錦谿:美麗的谿流,這裡比喻隱居之地。
  • 風菸:比喻世事變遷。

繙譯

在平台上,酒盃中盛滿了石榴汁,光祿寺的廚房裡分發著太乙藜燈的光煇。燕子似乎在迎接客人的舞蹈,黃鸝鳥兒則想要靠近人啼鳴。乘著木筏的使者穿梭在千星渚之間,垂釣的隱士則畱戀於美麗的錦谿。轉眼間,風菸變幻,不知是去是畱,一樽酒盡,暮色中的雲彩已曏西飄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宴會上的景象,通過光祿廚、太乙藜等詞語展現了宴會的高雅氛圍。詩中燕子迎客、黃鸝近人啼鳴,生動地描繪了自然與人的和諧相処。乘槎使者與垂釣幽人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最後,風菸變幻、酒盡雲西的描寫,透露出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

區益

明廣東高明人,字叔謙。少聰穎,博覽羣籍。嘉靖十九年舉人,授都昌縣知縣。能恤民禮士,約束吏胥嚴而失使者歡。改知泰順。募士擊倭寇取勝,以功遷慶遠府同知,補溫州府。後因忤當道,歸。有《阮溪草堂集》。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