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飲黃石齋太史席中賦謝

買絲何處繡平原,一展清觴意亦存。 白雁影斜驚逆旅,紫萸香冷怨王孫。 石渠簡要聲逾藉,楓陛論思地更尊。 堪笑十年燕市築,弊裘還掃舍人門。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杪秋:秋末,晚秋。
  • 買絲:指購買絲線,古代常用來比喻求賢。
  • 平原:指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以好士著稱。
  • 清觴:清酒,此處指飲酒。
  • 白雁:白色的雁,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 逆旅:旅館,客舍。
  • 紫萸:紫色的茱萸,古代重陽節佩戴以避邪。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
  • 石渠:指石渠閣,古代藏書的地方,也用來比喻學問淵博。
  • 簡要:簡明扼要,指言辭或文章簡潔明瞭。
  • 聲逾藉:聲名遠揚。
  • 楓陛:指朝廷,因古代宮殿多植楓樹。
  • 論思:討論思考,指參與國政。
  • 地更尊:地位更加尊貴。
  • 燕市築:指在燕市(今北京)築巢,比喻在京城謀求官職。
  • 弊裘:破舊的皮衣,比喻貧窮。
  • 舍人:古代官名,此處指官府中的小官員。

翻譯

在晚秋時節,我在黃石齋太史的宴席上飲酒,心中充滿了感激。白色的雁影斜斜地掠過,驚動了旅館中的我;紫色的茱萸香氣冷冷,讓我對貴族子弟心生怨恨。在石渠閣中,我的言辭簡明扼要,聲名遠揚;在朝廷中,我參與國政討論,地位更加尊貴。可笑的是,我曾在京城謀求官職十年,最終卻只能穿着破舊的皮衣,去敲那些小官員的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晚秋時節參加宴席時的複雜心情。詩中,「白雁影斜」和「紫萸香冷」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射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怨。後兩句通過對過去求官經歷的自嘲,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過去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