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西園公: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高啓:明代詩人,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 天與:天賦,天生。
- 出塵姿:超凡脫俗的姿態。
- 《楚辭》:中國古代的一部詩歌總集,主要收錄了屈原等人的辭賦。
- 春後春前:春天之後和春天之前,即整個春天。
- 無那:無奈。
翻譯
爲何上天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姿態,卻不能讓它的芳名載入《楚辭》之中? 無論是春天之後還是春天之前,我都會獨自採摘,無論是在江南還是江北,我總是思念着它。 淡淡的雲和朦朧的月,讓千樹梅花顯得迷離,流水穿過空曠的山谷,只見一枝梅花獨自綻放。 我想折下一枝贈予你,以解你的寂寞,但東風無情,梅花即將凋零,讓人無奈。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梅花的超凡脫俗和作者對梅花的深情,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讚美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天與出塵姿」一句,既讚美了梅花的天生麗質,又暗含了對梅花未能被《楚辭》收錄的遺憾。後文通過對春天採摘梅花和江南江北相思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作者對梅花的深厚情感。結尾的「擬折贈君供寂寞,東風無那欲殘時」,則巧妙地將梅花與友情結合,表達了作者在梅花凋零之際,對友人寂寞的關懷和無奈之情。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