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
- 霏霏:形容雪花紛飛的樣子。
- 翠微:指青山。
- 南嶽:指南方的山,此處可能指衡山。
- 碧湘:指湘江,因其水色碧綠而得名。
- 知己:知心朋友。
- 長劍:此處象徵俠義或壯志。
- 短衣:指平民的服裝,與「長劍」相對,表示歸隱或平凡生活。
- 薄暮:傍晚,日落時分。
- 依依:形容留戀,不忍分離。
翻譯
正月初七,雪花紛飛,我孤獨地乘舟駛向青山。 船帆隨着南嶽山的輪廓轉向,雁羣背對着碧綠的湘江飛翔。 我的知心朋友只有那把長劍,回到家鄉,我換上了平民的短衣。 猿猴的叫聲彷彿在送別我,傍晚時分,它們更是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人日這一天,獨自乘舟在衡陽道中的情景。詩中,「雪霏霏」、「孤舟」、「翠微」等意象共同營造了一種孤寂而壯闊的氛圍。通過對「長劍」與「短衣」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從俠義壯志到歸隱平凡的心路歷程。末句「猿聲如送客,薄暮更依依」則巧妙地以猿聲象徵離別之情,增添了詩的哀愁與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