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子游五臺作

並騎登巖岫,行行紅葉深。 五峯秋積雪,雙瀑日穿林。 孤鶴先知曙,神龍善處陰。 先朝鐘鼓在,草莽最驚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巖岫(yán xiù):山洞。
  • 五峯:指五臺山的五個主峯。
  • 雙瀑:兩條瀑布。
  • 先知曙:比黎明更早知道天亮。
  • 神龍: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比喻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 處陰:隱藏在陰暗處。
  • 先朝:指過去的朝代。
  • 鐘鼓:寺廟中的鐘和鼓,常用來報時或舉行儀式。
  • 草莽:草叢,比喻民間或未被重視的地方。
  • 驚心:使人心驚。

翻譯

與陳子一同騎馬登上山洞,行走在深紅的葉叢中。 五臺山的五個主峯上積滿了秋天的雪,兩條瀑布日復一日地穿透林木。 孤獨的鶴比黎明更早感知到天亮,神龍善於隱藏在陰暗之處。 過去的朝代留下的鐘鼓聲仍在,草叢中的景象最讓人心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遊五臺山的經歷,通過「紅葉」、「積雪」、「雙瀑」等自然景象,展現了五臺山的壯麗景色。詩中「孤鶴先知曙,神龍善處陰」運用了象徵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中非凡生靈的讚美。結尾的「先朝鐘鼓在,草莽最驚心」則透露出對過去朝代的懷念以及對現實草莽之地的憂慮,體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和現實關懷。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