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蘇峯

平生僻好登仙山,紫翠縹緲三岫間。公餘杖策時一到,塵埃蕩掃天風寒。 蒼松□□老龍出,身到洞天人不識。遙看玉殿底虛皇,香霧丹霞繞瓊室。 翠濤三吸賦玄言,何必研朱點《周易》。仙人舅氏空遺宅,樓閣玲瓏倚蒼石。 好是憑闌對月時,一江倒浸千峯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僻好:特別愛好。
  • 紫翠:紫色和翠綠色,形容山色美麗。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三岫:三座山峯。
  • 公餘:公事之餘。
  • 蕩掃:掃除,清除。
  •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多在名山洞府中。
  • 底虛皇:指天空中的神仙。
  • 香霧:帶有香氣的霧氣。
  • 丹霞:紅色的雲霞。
  • 瓊室:美麗的宮室。
  • 翠濤:綠色的波濤,此處指山中的景色。
  • 玄言:深奧的言論。
  • 研朱:研磨硃砂,此處指研究深奧的學問。
  • 《周易》:中國古代的一部占卜書,也包含哲學思想。
  • 仙人舅氏:指詩人的舅舅,可能是指其已故的舅舅,也可能是指其舅舅與仙人有關。
  • 玲瓏:精巧細緻。
  • 憑闌:倚着欄杆。
  • 一江倒浸:形容江水清澈,倒映着山峯。

翻譯

我平生特別愛好登山,尤其是那些紫色和翠綠色交織、在三座山峯間若隱若現的仙山。公事之餘,我常常拄着柺杖,時常來到這裏,天風寒冷,卻能掃除塵埃,使我心曠神怡。

我彷彿身臨其境,來到了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人們卻不知道。遠遠望去,玉殿中的神仙似乎在虛空中,香霧和紅霞環繞着美麗的宮室。

我在這裏三次吸取翠濤般的景色,沉醉於深奧的言論,何必再去研磨硃砂,研究《周易》呢?我的舅舅,那位仙人,已經留下了空蕩蕩的宅邸,樓閣精巧地倚靠着蒼石。

最美好的時刻是倚着欄杆對月時,一江清水倒映着千峯碧綠,景色壯麗無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仙山的嚮往和登山的體驗,通過紫翠、縹緲、洞天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詩中「身到洞天人不識」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結尾的「一江倒浸千峯碧」則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王都中

元福寧人,字元俞,自號本齋。世祖時以父蔭,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後歷仕四十餘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有詩集。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