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塔

自笑登臨腳力微,也攜藜杖叩山扉。 禪僧入定渾無語,野鳥知還亦倦飛。 一塔近天鈴自語,千峯蘸水石空巍。 何當快整東歸棹,帆飽東風數過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藜杖:用藜的老莖製成的手杖。
  • 叩山扉:敲打山門。
  • 入定:佛教用語,指僧人靜坐修行,使心定於一處,不起雜念。
  • 蘸水:指山峯倒映在水中。
  • :高大。
  • 東歸棹:向東歸去的船。
  • :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翻譯

自嘲登高腳力已衰微,也帶着藜杖敲打山門。 禪僧靜坐入定全無言語,野鳥知歸巢也倦飛。 一塔高聳近天,風鈴自語,千峯倒映水中,岩石空自巍峨。 何時能愉快地整頓東歸的船隻,帆滿東風,數次經過水邊的岩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登高遠望時的感慨與歸思。詩中,「自笑登臨腳力微」一句,既自嘲年老體衰,又透露出對登高遠眺的嚮往。後文通過描繪禪僧入定、野鳥知還的景象,以及高塔、山峯的壯闊,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歸隱生活的渴望。尾聯「何當快整東歸棹」,更是直抒胸臆,期盼着能早日乘船東歸,享受寧靜的田園生活。

王都中

元福寧人,字元俞,自號本齋。世祖時以父蔭,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後歷仕四十餘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有詩集。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