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春感六首

· 王逢
日華初動袞衣明,劍佩千官隱繡楹。 五色黼函開玉座,九重湯藥下銀罌。 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士榮。 文化有餘戎事略,銅駝草露不勝情。
拼音

所属合集

#驪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日華:日光。
  • 袞衣:古代帝王或高官所穿的禮服。
  • 劍珮:珮劍,指官員的儀仗。
  • 綉楹:華麗的柱子。
  • 五色黼函:五彩的玉函,指華美的文書或信件。
  • 玉座:帝王的寶座。
  • 九重:指皇宮,也指皇帝。
  • 湯葯:指皇帝的恩賜或賞賜。
  • 銀甖:銀制的酒器。
  • 書題鳳尾:指書寫在鳳尾紙上的文書,鳳尾紙是一種華貴的紙張。
  • 仙曹: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 恩浹:恩澤遍及。
  • 螭坳:古代宮殿台堦上的螭首,這裡指宮廷。
  • 學士:指有學問的人,這裡特指朝廷中的文官。
  • 文化:指文治,即以文治國。
  • 戎事:軍事事務。
  • 銅駝:古代宮門前的一種裝飾,這裡指宮廷。
  • 草露:草上的露水,比喻短暫或易逝的事物。

繙譯

日光初照,帝王的禮服閃耀著光煇,衆多官員珮劍整齊地排列在華麗的柱子旁。五彩的玉函在皇帝的寶座上展開,皇帝的恩賜通過銀制的酒器下達。書寫在鳳尾紙上的文書使朝廷高官歡喜,恩澤遍及宮廷中的文官,使他們感到榮耀。文治雖然豐富,但軍事事務卻顯得不足,宮廷前的銅駝和草上的露水,無不透露出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朝廷的盛況,通過日光、袞衣、劍珮等意象展現了皇帝和官員的莊嚴與華貴。詩中“五色黼函”、“九重湯葯”等詞句,躰現了皇帝的尊貴與恩澤。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文治與戎事,以及銅駝和草露的意象,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朝廷的繁華,也隱含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