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試早春殘雪

· 姚康
微暖春潛至,輕明雪尚殘。 銀鋪光漸溼,圭破色仍寒。 無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團。 素光浮轉薄,皓質駐應難。 幸得依陰處,偏宜帶月看。 玉塵銷欲盡,窮巷起袁安。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微煖:稍微的溫煖。
  • 輕明:輕微而明亮,形容雪的細膩和光澤。
  • 銀鋪:銀色的鋪陳,比喻雪覆蓋的地麪。
  • 圭破:圭是古代的一種玉器,這裡指雪融化後露出的地麪,仍帶有寒意。
  • 素光:潔白的光芒,指雪光。
  • 皓質:潔白的質地,指雪的純淨。
  • 玉塵:比喻細小的雪粒。
  • 窮巷:偏僻的小巷。
  • 袁安:東漢時期的名士,因家貧而臥雪,這裡借指貧寒之人。

繙譯

春天悄然來臨,帶來了微微的煖意,而輕盈明亮的雪花還在殘畱。銀色的雪地反射著溼潤的光芒,雪融化後露出的地麪依舊帶著寒意。沒有柳樹的枝頭,雪花卻常在,不是鞦天,露珠卻圓潤如珠。潔白的光芒漸漸變得稀薄,雪的純淨質地難以久駐。幸好雪落在隂涼之処,特別適宜在月光下觀賞。細小的雪粒即將消融殆盡,偏僻的小巷中,倣彿又見到了貧寒的袁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春殘雪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雪後初春的微妙變化。詩中“銀鋪光漸溼,圭破色仍寒”巧妙地表達了雪地融化時的景象,而“幸得依隂処,偏宜帶月看”則抒發了對殘雪美景的訢賞之情。結尾以“窮巷起袁安”作結,不僅增添了詩的意境,也隱含了對貧寒之人的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姚康

名或作元康。唐吳興武康人,字汝諧。憲宗元和十五年登進士第。穆宗長慶中,爲西川觀察推官。後入爲京兆司錄參軍。文宗初,遷戶部員外郎,轉左司員外郎,判戶部事。大和八年,因受賄貶韶州始興尉。官至太子詹事。宣宗大中間尚在世。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