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別西湖

· 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豔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ǔ):水邊。
  • 梅葉:梅樹的葉子。
  • 雙禽:一對鳥。
  • 寂寥:寂寞空虛。
  • 吹管曲:吹奏管樂器。
  • 織文機:織布機。
  • 羽難飄:羽毛難以飄揚。
  • 雪欺春早:雪在春天早期就降臨,欺壓了春天的花朵。
  • 摧芳萼:摧毀花萼,即花朵。
  • (sǔn):一種猛禽。
  • 拂翠翹:拂過翠綠的羽毛。
  • 繁豔彩毛:豐富多彩的羽毛。
  • 愁嘆:憂愁的嘆息。
  • 別溪橋:離別時經過的橋。

翻譯

水邊的梅葉看着它們凋落,波上的兩隻鳥兒飛去,留下一片寂寥。 吹奏的管樂曲聲中,花朵容易失去,織布機上的圖案,羽毛難以飄揚。 春雪早早地欺壓了花朵,秋天的隼鳥拂過翠綠的羽毛。 那些豐富多彩的羽毛無處可尋,只剩下憂愁的嘆息,離別時經過的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離別西湖時的深情。詩中,「浦邊梅葉看凋落」和「波上雙禽去寂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後句「吹管曲傳花易失」和「織文機學羽難飄」則運用比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易逝。最後兩句「繁豔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哀愁和對美好回憶的留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無限眷戀和對離別的不捨。

李紳

李紳

李紳,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青年時曾在潤州無錫(今屬江蘇)惠山寺讀書。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 1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