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花

· 李冶
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干似詫人。 深處最宜香惹蝶,摘時兼恐焰燒春。 當空巧結玲瓏帳,著地能鋪錦繡裀。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融郃、交融。
  • :zhàn,開放。
  • :完全、簡直。
  • :驚訝、驚奇。
  • 兼恐:同時擔心。
  • 焰燒春:形容花朵豔麗如火,倣彿會燒燬春天。
  • 玲瓏帳:精巧細致的帳幕。
  • :yīn,墊子或褥子。
  • 淩晨:清晨。
  • 和露:帶著露水。

繙譯

翠綠與紅豔交融,花朵無力地開放,斜斜地倚在欄杆上,倣彿在驚訝地看著人們。 深処最適宜吸引蝴蝶,採摘時又擔心那豔麗如火的花朵會燒燬春天。 在空中巧妙地結成精巧的帳幕,落在地上能鋪成錦綉的墊子。 最好在清晨帶著露水時觀賞,碧紗窗外,一枝新花正盛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薔薇花的嬌豔與柔弱,通過生動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花朵的美麗與脆弱。詩中“翠融紅綻”形容花色的豔麗與和諧,“斜倚欄乾似詫人”則賦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動。後文通過對花朵的細致描繪,如“香惹蝶”、“焰燒春”,進一步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熱愛與贊美。

李冶

李冶

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爲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