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裁生羅:裁剪生絲織成的羅綢。
- 伐湘竹:砍伐湖南的竹子。
-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飾。
- 疏霜:形容帔上的圖案或質感像霜一樣。
- 簟(diàn):竹蓆。
- 秋玉:形容竹蓆涼如秋玉。
- 炎炎:形容太陽或火焰熾熱。
- 紅鏡:比喻初升的太陽。
- 暈:光影模糊的樣子。
- 裴回:即徘徊,來回走動。
- 啾啾:形容聲音細小。
- 赤帝: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也指太陽。
- 騎龍:神話中神仙騎龍的意象,這裏指太陽如神騎龍而來。
翻譯
裁剪生絲織成的羅綢,砍伐湖南的竹子製作竹蓆。披在肩上的帔子拂過如霜的圖案,竹蓆涼如秋玉。東方天空,炎炎的太陽如紅鏡般升起,光暈如車輪在空中徘徊。細小的聲音中,赤帝騎着龍,如同太陽般降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清晨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太陽初升的壯麗。詩中「裁生羅,伐湘竹」展示了清晨的勞作場景,而「帔拂疏霜簟秋玉」則細膩地描繪了清晨的涼爽。後半部分通過「炎炎紅鏡東方開」和「啾啾赤帝騎龍來」等形象,將太陽的升起比作神靈的降臨,充滿了神話色彩和想象力,展現了李賀詩歌中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