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
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雲。
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注釋
首句一作飲酒採桑津,無二月兩字。
交劍:一作絞刀。
生綠塵:一作香霧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宜男草:即萱草,古人認爲孕婦佩之則生男,故稱。
- 蒲:一種水生植物,葉長而尖。
- 交劍:形容蒲葉交錯如劍。
- 薰:和煦的春風。
- 勞勞:憂傷的樣子。
- 胡燕:燕子的一種,因來自胡地,故稱。
- 酣春:春意正濃。
- 薇帳:用薔薇花裝飾的帳篷。
- 金翹: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
- 峨髻:高高的髮髻。
- 沓颯:形容衣裙飄動的聲音。
- 真珠裙:用珍珠裝飾的裙子。
- 津頭:渡口。
- 流水:指歌曲《流水》,古代送別時常唱的曲子。
- 酒客:飲酒的人。
- 背寒:感到寒冷。
- 南山:指終南山,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
翻譯
二月在採桑津飲酒,宜男草生長,蘭花對人微笑。蒲葉交錯如劍,春風和煦,憂傷的燕子在春意正濃時發出怨言。 薔薇花帳篷中透出綠煙,彷彿塵土,金翹和峨髻在暮雲中顯得愁苦。 衣裙飄動發出聲響,如同真珠裙,渡口送別時唱起《流水》,飲酒的人感到背脊寒冷,彷彿南山已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二月春日的景象,通過飲酒、採桑、宜男草、蘭花等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然而,詩中也透露出淡淡的憂傷,如勞勞胡燕的怨言、金翹峨髻的愁苦,以及酒客背寒的感受,形成了一種對比鮮明的情感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覆雜而細膩的感受。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