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吳左丞二首

· 陶安
長沙爵邑舊鄱君,曾駐臨川壯武勳。 帝室遂能賓百粵,王孫今復將三軍。 火旗鐵馬晴觀陣,玉帳銀燈夜話文。 北望金陵作鄉土,鐘山佳處有飛雲。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爵邑:爵位和封地。
  • 鄱君:指鄱陽君,古代封號。
  • 駐臨川:駐紥在臨川,地名。
  • 壯武勛:壯大的武功和功勛。
  • 賓百粵:賓服百粵,指使百粵地區歸順。
  • 將三軍:統領三軍,即統帥軍隊。
  • 火旗鉄馬:形容軍隊的威武。
  • 玉帳銀燈:指軍帳中的豪華陳設。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鍾山:山名,位於南京。

繙譯

在長沙,你擁有爵位和封地,曾是古代的鄱陽君,曾在臨川駐紥,建立了煇煌的武功和功勛。你使得百粵地區歸順,如今又統帥著三軍。在晴朗的日子裡,你觀察著火旗鉄馬的軍陣,夜晚則在玉帳銀燈下談論文事。北望金陵,那裡已成爲你的故鄕,鍾山的美景処,常有飛雲飄過。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吳左丞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成就,通過描繪其在臨川的駐紥和壯大的武功,以及對百粵的賓服和三軍的統帥,展現了其威武的形象。詩中“火旗鉄馬”和“玉帳銀燈”的描繪,生動地表現了軍隊的威武和軍帳的豪華。結尾処對金陵的北望和對鍾山飛雲的描繪,則帶有一種鄕愁和懷舊的情感,使得整首詩在贊美之餘,也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情感。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