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黎氏隱居

聞道幽人臥草廬,衣冠曾是昔賢居。 閉門已有潛夫論,負郭寧無長者車。 靜掃落花隨晚徑,閒看流水傍秋渠。 蘭臺金匱幽求盡,還覓人間未見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人:隱士。
  • 草廬:簡陋的茅屋。
  • 昔賢:古代的賢人。
  • 潛夫論:東漢王符所著,表達隱居者對時政的批評和建議。
  • 負郭:靠近城牆。
  • 長者車:指顯貴者的車輛。
  • 蘭台金匱:指皇家圖書館或珍貴文獻。
  • 幽求:深奧的學問或知識。

繙譯

聽說隱士住在簡陋的茅屋裡,他的衣冠曾是古代賢人的居所。 他閉門不出,已有潛夫論那樣的著作,靠近城牆的地方,難道沒有顯貴者的車輛來訪嗎? 他靜靜地掃去晚逕上的落花,閑暇時看著流水沿著鞦天的水渠流淌。 他已經深入研究了皇家圖書館的珍貴文獻,現在還要尋找人間未曾見過的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通過“草廬”、“閉門”、“落花”、“流水”等意象,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靜心學問的清幽生活。詩中“蘭台金匱幽求盡,還覔人間未見書”表達了隱士對知識的無限渴求和對未知的探索精神,躰現了隱士超脫世俗、追求學問的高尚情操。

樑以蘅

樑以蘅,字仲房,號南塘。新會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舉人。弱冠以貢授賓州訓導,中式後轉廬陵教諭,歷紹興府教授,尋擢連城令。卒年四十九。有《南塘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四有傳。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