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芙蓉寶劍耀騰裝,鵲血雕弓控驌驦。 昨夜旄頭光漸短,山前校獵射黃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下曲:古代樂府詩題,多用來描寫邊塞風光和戰爭生活。
  • 芙蓉寶劍:指裝飾華麗的寶劍。
  • 耀騰裝:閃耀着光芒的裝備。
  • 鵲血雕弓:用鵲血染紅的精美弓。
  • 控驌驦:駕馭着駿馬。驌驦(sù shuāng),古代良馬名。
  • 旄頭:古代軍旗上的標誌,這裏指星名,即昴星,古人認爲它主兵事。
  • 光漸短:指星光逐漸減弱,暗示戰爭即將結束。
  • 校獵:古代的軍事演習,也指打獵。
  • 射黃羊:射獵黃羊,黃羊是一種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

翻譯

華麗的芙蓉寶劍閃耀着光芒,鵲血染紅的雕弓被握在手中,駕馭着駿馬。昨夜,主宰戰爭的昴星光芒逐漸減弱,預示着戰事即將結束。在山前,我們進行了一場軍事演習,射獵黃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戰士的英勇形象和邊塞生活的片段。詩中「芙蓉寶劍」和「鵲血雕弓」形象生動,展現了戰士的裝備華麗且實用。通過「旄頭光漸短」暗示戰爭的結束,而「校獵射黃羊」則展示了戰士們在戰事間隙的休閒活動,體現了邊塞生活的多面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讚美。

張應申

張應申,字維貞。東莞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二有傳。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