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圭父白蓮之作

· 朱熹
忽傳夔府句,並送遠公蓮。 翠蓋臨風迥,冰華浥露鮮。 舞衣清縞袂,倒景爛珠躔。 想象芙蓉闕,冥冥絕世緣。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酬:敬辭,酬答。
  • 夔(kuí)府:夔州 ,古地名。
  • 遠公蓮:東晉高僧慧遠居廬山東林寺 ,種白蓮,後人因稱爲「遠公蓮 」,此處借白蓮表達清幽高潔之意。
  • 翠蓋:指荷葉,像翠綠的蓋子。
  • :遠,此處指荷葉在風中顯得高遠的樣子。
  • 冰華:指白蓮的花朵,如同冰一樣瑩潔。
  • 浥(yì)露:被露水沾溼。浥,溼潤。
  • 縞袂(gǎo mèi):白色的衣袖,這裏用來形容白蓮的花瓣如同素白的舞衣袖子。
  • 倒景:指水中倒映的景色。景,同「影」。
  • 珠躔(zhū chán):天體運行的度次,這裏形容倒映在水中的白蓮如同璀璨的星辰在運行,光彩奪目。
  • 芙蓉闕:想象中的神仙居住的蓮花宮闕。
  • 冥冥:深遠渺茫的樣子。

翻譯

忽然收到來自夔府的詩句,還一同送來了如同遠公蓮般高潔的白蓮。翠綠的荷葉在風中高高挺立,顯得格外悠遠。白蓮的花朵如同冰一般瑩潔,被露水沾溼後更顯鮮豔。那白蓮的花瓣就像舞女清素潔白的衣袖,水中倒映的白蓮景色如絢爛的星辰在運行。由此想象着那如同神仙居住的蓮花宮闕,在渺茫的塵世之外斷絕了與世俗的緣分。

賞析

這首詩圍繞友人送來的白蓮之作展開酬答。開篇直接點明事由,收到詩作與白蓮,引出下文對蓮花的描繪。頷聯「翠蓋臨風迥,冰華浥露鮮」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荷葉與蓮花的姿態,一個「迥」字寫出荷葉在風中的高遠之感,「鮮」字則突出白蓮在露水滋潤下的清新嬌豔。頸聯「舞衣清縞袂,倒景爛珠躔」以比喻手法將白蓮花瓣比作舞女潔白的衣袖,又通過描寫水中倒影,賦予白蓮一種奇幻絢麗的美感,展現出其超凡脫俗的氣質。尾聯「想象芙蓉闕,冥冥絕世緣」由眼前白蓮聯想到神仙居處的蓮花宮闕,表達出白蓮彷彿超脫塵世,斷絕世俗緣分的高潔境界,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這種超凡脫俗品質的嚮往與追求,詩中語言優美,意象鮮明,借白蓮意象營造出清幽高潔的意境 。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