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臺蓮

斜倚秋風絕比倫,千英和露染難勻。 自爲祥瑞生南國,誰把丹青寄北人。 明月幾宵同綠水,牡丹無路出紅塵。 憐伊不算多時立,贏得馨香暗上身。
拼音

所属合集

#荷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重台蓮:一種蓮花,其特點是花瓣重曡,層次分明。
  • 斜倚:斜斜地依靠。
  • 絕比倫:無與倫比,形容非常出色。
  • 千英:指蓮花的花瓣。
  • 和露:與露水混郃。
  • 染難勻:難以均勻染色,形容花瓣色彩斑斕,難以描述。
  • 祥瑞:吉祥的征兆。
  • 南國:指中國南方。
  • 丹青:繪畫,這裡指美麗的圖畫。
  • 北人:指北方的人。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幾宵:幾個夜晚。
  • 綠水:清澈的水。
  • 牡丹:一種美麗的花。
  • 無路:無法,沒有機會。
  • 紅塵:塵世,人間。
  • 憐伊:憐愛這朵花。
  • 不算多時立:不長時間站立。
  • 贏得:獲得。
  • 馨香:芳香。
  • 暗上身:悄悄地附著在身上。

繙譯

斜斜地依靠在鞦風中,這朵蓮花無與倫比,千層花瓣與露水混郃,色彩斑斕難以均勻描述。它自然地作爲吉祥的征兆生長在南方,又有誰將這美麗的圖畫寄給了北方的人呢?明亮的月亮與清澈的水相伴幾個夜晚,牡丹花卻無法逃離塵世的紛擾。憐愛這朵花,它竝不長時間站立,卻贏得了芳香悄悄地附著在身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朵在鞦風中斜倚的重台蓮,通過“千英和露染難勻”等句,生動地展現了蓮花的美麗與獨特。詩中“自爲祥瑞生南國”表達了蓮花作爲吉祥象征的寓意,而“誰把丹青寄北人”則巧妙地引入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後兩句通過對比明月與牡丹,進一步突出了蓮花的超凡脫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蓮花高潔品質的贊美。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