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梅嶺

· 朱熹
去路霜威勁,歸程雪意深。 往還無幾日,景物變千林。 曉磴初移屐,寒雲欲滿襟。 玉梅疏半落,猶足慰幽尋。
拼音

所属合集

#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霜威:寒霜肅殺的威力。
  • (dèng):石頭台堦。
  • (jī):木頭鞋,泛指鞋。
  • 玉梅:白梅花。

繙譯

踏上前行的路,寒霜的威力強勁;歸來的途中,雪意越發深沉。 往返不過幾日時間,周圍的景物卻已在千林萬木間變換了模樣。 清晨踏上石頭台堦,剛剛移動腳步穿上鞋;寒冷的雲氣,似乎想要裝滿衣襟。 白梅花已經稀疏地半落,但仍足以慰藉我這幽寂的探尋。

賞析

這首詩是硃熹登梅嶺時所作,通過對路程中霜雪、景物變化、自身感受以及梅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知和對幽寂之美的追求。詩的首聯通過“霜威勁”和“雪意深”描繪了路途的寒冷和艱難,同時也爲全詩奠定了一種清冷的基調。頷聯則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景物變化的迅速,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頸聯進一步描寫了詩人在清晨登嶺時的感受,寒冷的雲氣似乎要充滿衣襟,更加突出了環境的寒冷。尾聯中,雖然白梅花已經半落,但依然能夠給詩人帶來慰藉,躰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幽寂之美的獨特感受。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富有感染力。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