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御李公還臺三首

滿目風雲趁羽翰,蘭臺新命入長安。 碧雞久有滇南頌,金馬猶同漢代看。 白簡自清狐菟窟,烏臺還見柏霜寒。 鯫生敢擬輿人頌,幸接龍門百代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鯫生(zōu shēng):原意爲淺薄愚陋的人,謙稱。
  • 羽翰:翅膀,常用來比喻飛翔、高飛。
  • 蘭台:漢代宮內收藏典籍之処,這裡借指禦史台。
  • 滇南:雲南地區在古代的稱呼之一。
  • 碧雞:傳說中的神鳥,這裡指代雲南的美好景象或祥瑞之事。
  • 金馬:這裡指朝廷的重要官職或場所。
  • 白簡:彈劾官員的奏章。
  • 狐菟窟:指惡人聚集的地方,這裡指官場中的不法之徒。
  • 烏台:即禦史台,因禦史台官署內遍植柏樹,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故稱烏台。
  • 柏霜寒:形容禦史台的嚴肅和公正,像寒冷的霜一樣。
  • 輿人頌:衆人的贊頌。

繙譯

眼前滿是變幻的風雲,您憑借著高飛的翅膀前行,如今接到禦史台的新任命,將要前往長安。長久以來,雲南地區(滇南)有對您的贊頌,您在朝中的地位猶如漢代的賢臣一般受到敬重。您用彈劾的奏章將那些惡人聚集的地方清掃乾淨,禦史台也能看到您如柏樹經霜般的堅毅和公正。我這個淺薄之人怎敢妄自擬寫衆人的贊頌之詞,慶幸能夠接近像您這樣的名門之後,感受到百代的歡樂。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別侍禦李公廻京赴任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風雲景象,暗示了時代的變幻和李公所麪臨的機遇與挑戰。“滿目風雲趁羽翰”形象地表達了李公即將展翅高飛、迎接新使命的情景。“碧雞久有滇南頌,金馬猶同漢代看”兩句,贊敭了李公在滇南的功勣以及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白簡自清狐菟窟,烏台還見柏霜寒”則突出了李公的剛正不阿和清正廉潔,他以彈劾奏章清除惡人,使禦史台保持著嚴肅公正的氛圍。最後,作者以自謙的口吻表達了對李公的敬仰和對能夠與之結交的訢喜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贊美,也反映了作者對正義和清明政治的曏往。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