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蘧(qú)園:園林的名字。
- 水部:官名,此處可能代指曾在該地爲官且有詩才的人。
- 社: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禮都叫社,這裏指文人結社聚會。
翻譯
這裏的蘧園是個好地方,當年曾有文人雅士在此成就詩名。自從官署樓閣關閉之後,便不再有詠梅的情趣了。這次結社是爲了迎接春天而相聚,大家因敘舊而盡情飲酒。說到寫詩我哪裏敢當,或許能得到個酒徒的名號罷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初春時節於蘧園舉行的文人集會。首聯提及蘧園的美好以及此地曾經的文化底蘊。頷聯則表達了某種變化帶來的影響,暗示了昔日的某種氛圍或活動的消逝。頸聯描述了這次集會的目的是迎春,大家在聚會中暢敘舊情,盡情傾談。尾聯作者表現出謙遜,認爲自己在寫詩方面不敢自詡,只願能以酒徒之名相稱。整首詩既有對過去的懷念,也有對當下聚會的描述,以及作者的自我調侃,語言簡潔,意境清幽,反映了文人聚會的情境和作者的心境。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