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韋布:(wéi bù)指平民百姓穿的粗陋衣服,後借指平民。
- 塗炭:(tú tàn)爛泥和炭火,比喻極困苦的境遇。
- 考槃:(kǎo pán)《詩經·衛風》中的篇名,引申爲歸隱山林。
- 若個:(ruò gè)哪個。
- 簪笏:(zān hù)古代官員的冠飾和手板,這裏借指官員。
- 葵忱:(kuí chén)忠誠之心,「葵」指向日葵,常用來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心。
- 廊廟:(láng miào)指朝廷。
翻譯
我家有着平民百姓的家風,姓氏也顯得微寒,在鄉里世代堅守着一部經典,心中滿是辛酸。朝中遭遇變故,讓人驚訝於百姓陷入困苦的境地,在幽深的山谷中又怎能安心地去歸隱山林呢?哪一個士大夫還在乞求活命,什麼時候才能戴上官帽前往長安呢?我向來懷着像向日葵向着太陽一樣的忠誠之心,爲朝廷效力和在山林隱居難道是兩種不同的情況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變故的憂慮和對忠誠的堅守。詩的開頭描述了自己的平民家風和堅守經典的辛酸,暗示了對平凡生活的堅持和對知識的尊重。接着,詩人提到朝中的變故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以及自己對歸隱的看法,認爲在國家危難之時不應選擇逃避。然後,詩人質疑那些乞求活命的士大夫,對他們的行爲表示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爲官報國的渴望。最後,詩人強調了自己的忠誠之心,認爲無論是在朝廷爲官還是在山林隱居,對國家的忠誠是不變的。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充分體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