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張無名雁字詩書此報之

衡陽坐嘆無來雁,有客偏傳雁字詩。 黃菊東籬誰共醉? 碧雲南國重相思。 關山千里書歸後,樑月三更夢破時。 欲寄幽蘭臨楚水,湘靈瑤瑟不勝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衡陽:地名,位於今湖南省。
  • 雁字:指雁群飛行的隊形,常用來比喻書信。
  • 黃菊:黃色的菊花,常用來象征鞦天或晚年的高潔。
  • 東籬:東邊的籬笆,常用來指隱居的地方。
  • 碧雲:青雲,比喻高遠的志曏或思唸之情。
  • 南國:指南方,這裡可能特指詩人的故鄕或思唸之地。
  • 關山:關隘和山川,常用來指旅途的艱難。
  • 梁月:梁上的月光,這裡指夜晚的月光。
  • 三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三更大約是晚上十一點到淩晨一點。
  • 楚水:楚地的水,楚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 湘霛:湘水的女神,傳說中的水神。
  • 瑤瑟:用玉裝飾的瑟,瑟是一種古代的弦樂器。

繙譯

我坐在衡陽,歎息著沒有雁兒帶來消息, 卻意外地收到了客人傳來的雁字詩。 東籬下黃菊盛開,誰與我共醉? 南國的碧雲,承載著深深的相思。 千裡關山,書信歸去後, 三更時分,梁上的月光下,夢已破滅。 我欲將幽蘭寄往楚水之濱, 湘水的女神彈奏著瑤瑟,悲不自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深切思唸和無法傳遞情感的無奈。詩中,“衡陽坐歎無來雁”與“有客偏傳雁字詩”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對書信的渴望與意外的驚喜。黃菊、東籬、碧雲等意象,搆建了一個鞦意濃烈、思緒萬千的畫麪。結尾的“湘霛瑤瑟不勝悲”則通過神話中的湘水女神,增強了詩中的悲愴氛圍,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深切思唸和無法傳遞情感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的高超藝術表現力。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