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薴蘿:苧蘿山,位於今浙江諸暨,相傳爲西施出生地。
- 屧廊:即響屧廊,春秋時吳王宮中的廊名,相傳西施穿木屐行走其上,發出悅耳聲音。
- 金虎:指吳國。
- 五湖:指太湖及其附近四湖,泛指吳越一帶的湖泊。
- 綠莎:綠色的莎草,這裏指草地。
翻譯
南國的佳人來自苧蘿山,夜晚獨自走過響屧廊和花香小徑。城頭的鼓聲漸漸稀疏,烏鴉的啼叫也逐漸散去,斜掛的月亮偷偷窺視着帳篷下的歌聲。吳國的氣息已隨着三尺劍的沉寂而消散,紅顏隨着春天的湖波載去。千百年來,這勝地常有遊女來訪,她們笑着登上荒涼的臺地,踏在綠色的莎草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宮遺址的夜晚景象,通過佳人、屧廊、香徑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幽美而略帶哀愁的畫面。詩中「啼烏漸散城頭鼓,斜月潛窺帳底歌」巧妙地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結尾的「千秋勝地多遊女,笑上荒臺踏綠莎」則透露出對往昔繁華的懷念與對現實荒涼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思考。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靜女詩 》 —— [ 明 ] 鄧雲霄
- 《 欲貽京貴書一笑擲筆 》 —— [ 明 ] 鄧雲霄
- 《 鄱湖七夕 》 —— [ 明 ] 鄧雲霄
- 《 贈樊山明府以父病解官歸黃州 》 —— [ 明 ] 鄧雲霄
- 《 戊午清明旗峯踏青因憶客歲是日攜常湘雲賦春遊篇往事東流共增感嘆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花朝午後忽晴坐含清閣 》 —— [ 明 ] 鄧雲霄
- 《 酬姑蘇門人陳古白寄懷之作步來韻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題春滿桃蹊冊爲李父母賦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