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八首沖虛觀

觀源洞口覓仙蹤,雲瑣仙山悴幾重。 啞虎夜驚千歲鶴,碧雞春喚萬年鬆。 藥槽自引靈泉洗,丹竈猶餘絳雪封。 風景蒼蒼人去遠,杖藜何處得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惠州市。
  • 沖虛觀:羅浮山中的一座道觀。
  • 觀源洞:地名,可能位於沖虛觀附近。
  • 雲瑣:雲霧繚繞的樣子。
  • :憔悴,這裏指山色因雲霧而顯得朦朧不清。
  • 啞虎:可能指山中的某種神祕動物,或是一種比喻。
  • 碧雞:傳說中的神鳥。
  • 絳雪:紅色的雪,這裏可能指丹藥煉製過程中產生的紅色粉末。
  • 杖藜:柺杖,這裏指詩人自己。

翻譯

在羅浮山的沖虛觀旁,我尋找仙人的蹤跡, 只見雲霧繚繞,仙山在朦朧中顯得幾分憔悴。 夜晚,神祕的啞虎驚動了千年的仙鶴, 春天,碧雞的鳴叫喚醒了萬年的古鬆。 藥槽中,靈泉自行洗滌着藥材, 丹竈上,還殘留着煉丹後的紅色粉末。 風景蒼茫,人已遠去, 我拄着柺杖,何處才能找到相伴的旅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浮山沖虛觀的神祕與幽靜,通過雲霧、仙鶴、古鬆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詩中「啞虎夜驚千歲鶴,碧雞春喚萬年鬆」運用了對仗和擬人手法,生動地表現了山中的生機與神祕。結尾的「杖藜何處得相從」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孤獨的感慨。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