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二首

教衍三天竺,門當五老峯。 人煙行處僻,幽意坐來重。 籬落聞猿掛,溪沙閱虎蹤。 唯餘池畔水,一爲洗塵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教衍:佛教教義的傳播。
  • 三天竺:指印度,佛教的發源地。
  • 五老峯:山峯名,此處指東林寺所在地的山峯。
  • 人煙:指人家的炊煙,代指居民。
  • 幽意:幽靜的意境或感受。
  • 籬落:籬笆。
  • 猿掛:猿猴掛在樹上。
  • 溪沙:溪邊的沙地。
  • 虎蹤:老虎的足跡。
  • 唯餘:只剩下。
  • 池畔:池塘邊。
  • 洗塵容:洗淨塵世的容顏,比喻淨化心靈。

翻譯

佛教教義源自遙遠的印度,而這座寺廟正對着壯麗的五老峯。 居民的炊煙在遠處稀疏,坐在這裏,幽靜的感覺愈發濃重。 籬笆間可以聽到猿猴掛在樹上的聲音,溪邊的沙地上留有老虎的足跡。 只剩下池塘邊的水,彷彿能洗淨我這塵世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東林寺的幽靜與超脫塵世的氛圍。通過對比人煙的稀少與自然的豐富,詩人表達了對幽靜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籬落聞猿掛,溪沙閱虎蹤」生動地描繪了寺廟周圍的自然環境,而「唯餘池畔水,一爲洗塵容」則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表達了通過自然淨化心靈的主題。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