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教衍:佛教教義的傳播。
- 三天竺:指印度,佛教的發源地。
- 五老峯:山峯名,此處指東林寺所在地的山峯。
- 人煙:指人家的炊煙,代指居民。
- 幽意:幽靜的意境或感受。
- 籬落:籬笆。
- 猿掛:猿猴掛在樹上。
- 溪沙:溪邊的沙地。
- 虎蹤:老虎的足跡。
- 唯餘:只剩下。
- 池畔:池塘邊。
- 洗塵容:洗淨塵世的容顏,比喻淨化心靈。
翻譯
佛教教義源自遙遠的印度,而這座寺廟正對着壯麗的五老峯。 居民的炊煙在遠處稀疏,坐在這裏,幽靜的感覺愈發濃重。 籬笆間可以聽到猿猴掛在樹上的聲音,溪邊的沙地上留有老虎的足跡。 只剩下池塘邊的水,彷彿能洗淨我這塵世的容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東林寺的幽靜與超脫塵世的氛圍。通過對比人煙的稀少與自然的豐富,詩人表達了對幽靜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籬落聞猿掛,溪沙閱虎蹤」生動地描繪了寺廟周圍的自然環境,而「唯餘池畔水,一爲洗塵容」則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表達了通過自然淨化心靈的主題。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悲秋十八詠秋柳 》 —— [ 明 ] 鄧雲霄
- 《 題尹衝玄荷花片小舫六首 》 —— [ 明 ] 鄧雲霄
- 《 端陽後一日劉覲國招酌署中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閒居雜詩二十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送林坦之垂之兄弟上春官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吳門秋月十五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壽周石林七秩又一四首 》 —— [ 明 ] 鄧雲霄
- 《 中元后一日池蓮盛開招陳抱一小酌聽雨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