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瑤翁詠物十四首竹粉

垂絲百尺蔭紅橋,香藹蘢蔥半未消。 眉黛拂殘留淡粉,舞腰凝望隔輕綃。 章臺雨過霏霏溼,隋苑霞明冉冉嬌。 十里紫騮迷去影,臨風誰折最長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n):遮蔽。
  • 紅橋:紅色的橋。
  • 香藹:香氣。
  • 蘢蔥(lóng cōng):形容草木茂盛。
  • 眉黛: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顔料,這裡比喻竹葉。
  • 輕綃(xiāo):輕薄的絲織品。
  • 章台:古代長安的一條街道,這裡泛指街道。
  • 霏霏:形容細雨紛紛。
  • 隋苑:隋朝的皇家園林。
  • 冉冉:慢慢地。
  • 紫騮(liú):一種紫色的馬。
  • 臨風:迎風。

繙譯

百尺長的竹枝垂下,遮蔽了紅色的橋,香氣繚繞,草木茂盛,半數還未消散。 竹葉上倣彿殘畱著淡淡的眉黛粉末,舞動的竹枝在輕薄的絲織品間若隱若現。 街道上雨後細雨紛紛,竹葉顯得溼潤,隋朝園林中霞光明亮,竹子顯得嬌豔。 十裡之外,紫色的馬兒迷戀著竹影,迎風而立,誰會折下那最長的竹枝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竹子的美麗景象。通過“垂絲百尺廕紅橋”和“香藹蘢蔥半未消”等句,生動地展現了竹子的茂盛與香氣。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如“眉黛拂殘畱淡粉”和“舞腰凝望隔輕綃”,賦予竹子以女性的柔美和姿態。後兩句則通過景物的對比,如“章台雨過霏霏溼”與“隋苑霞明冉冉嬌”,進一步增強了竹子的生動形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竹子之美的贊美和畱戀。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