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市:指北京。
- 棲遲:停留,居住。
- 攬敝裘:穿着破舊的皮衣。
- 橋門:指橋的兩端。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論心:談心,交流思想。
- 風霜夜:寒冷的夜晚。
- 俄驚:突然驚覺。
- 十八秋:十八年。
- 白虹:白色的虹,古代常用來比喻英雄氣概。
- 楚玉:楚國的玉,這裏可能指楚國的英才。
- 赤電:紅色的電光,比喻劍光。
- 吳鉤:古代吳地產的彎刀,常用來指代兵器。
- 南鴻:南飛的鴻雁,比喻書信或消息。
- 瀟湘:指湘江,這裏泛指湖南一帶的水域。
翻譯
在北京停留時,我穿着破舊的皮衣,回憶起春天與你在橋門一同遊玩的時光。我們曾在寒冷的夜晚深入交談,突然驚覺那些往事已經過去了十八年。誰能證明楚國的英才已經消逝?我希望能揮動劍光,拂去吳鉤上的塵埃。我正感嘆南飛的大雁斷了音信,卻又看到湘江的水向北流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與友人共度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燕市」、「橋門春水」等意象,勾勒出詩人對往昔的回憶。後句中的「白虹」、「楚玉」、「赤電」、「吳鉤」等詞語,展現了詩人對英雄氣概和武力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或英雄逝去的哀思。結尾的「南鴻斷」和「瀟湘向北流」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徵離別和時光的無情,增添了詩的哀愁氛圍。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賦得楓橋流水五絕送孫建侯歸金陵 》 —— [ 明 ] 鄧雲霄
- 《 對酒 》 —— [ 明 ] 鄧雲霄
- 《 天目歌送李伯遠之臨安學博 》 —— [ 明 ] 鄧雲霄
- 《 和蘇汝載雪詩四首 》 —— [ 明 ] 鄧雲霄
- 《 七夕同韓孟鬱賦得雨霽吐新月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羅張孟奇尹衝玄洪約吾溫瑞明泛舟篁溪觀競渡餘與陳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減龍潭樂而共賦以 》 —— [ 明 ] 鄧雲霄
- 《 贈劉軍 》 —— [ 明 ] 鄧雲霄
- 《 專諸墓仄調排律十二韵將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