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孫輓歌一首

聖代王孫羨隱君,天球翠釜擬華文。 平生實厭金張侶,白髮終歸角綺羣。 冠著芙蓉憑嶽日,賦成鸚鵡灑江雲。 吳門空把延陵劍,何處淒涼掛爾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球翠釜:天球,古代玉器,象征高貴;翠釜,翠綠色的鍋,這裡指珍貴的器物。
  • 華文:華麗的文採。
  • 金張侶:指權貴之輩。
  • 角綺群:指隱士。
  • 芙蓉冠:用芙蓉花裝飾的帽子,象征高潔。
  • 鸚鵡賦:指優美的詩文。
  • 延陵劍:傳說中延陵季子的劍,象征忠誠和信義。

繙譯

在聖明的時代,王孫羨慕那些隱居的君子,他們擁有如天球般珍貴的玉器和翠綠色的鍋,其文採華麗非凡。他們一生實在厭倦了那些權貴之輩,白發蒼蒼時終歸於隱士的群躰。他們戴著芙蓉花裝飾的帽子,站在高処,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他們的詩文如同鸚鵡一般優美,灑落在江上的雲彩中。在吳門空自握著象征忠誠的延陵劍,不知何処淒涼地懸掛著你的墳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王孫隱居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權貴生活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天球翠釜”、“芙蓉冠”、“鸚鵡賦”等,展現了隱士的高潔與超脫。末句“吳門空把延陵劍,何処淒涼掛爾墳”則透露出一種悲涼的情感,暗示了王孫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