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陪諸丈郊遊經蒲澗寺址爲安期上升處用蘇長公韻
探勝相期碧澗前,浮杯猶得藉飛泉。
殘碑寂寞憐芳草,靈氣依微隱洞天。
跨鶴有時留玉舄,定猿無復問僧禪。
人間幾見滄桑異,且向名山紀列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蒲澗寺: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山麓,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
- 安期上升:指安期生,道教中的神仙,據說在此地昇仙。
- 蘇長公:指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此處指用蘇軾的詩韻。
- 探勝:探尋美景。
- 浮杯:古代文人雅士遊玩時的一種遊戲,將酒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停在誰面前誰就飲酒。
- 藉:藉助。
- 殘碑:殘破的石碑。
- 靈氣:指神祕的、超自然的力量或氣息。
- 依微:隱約,不明顯。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仙境。
- 跨鶴:騎鶴,指仙人或道士的飛行方式。
- 玉舄:玉製的鞋,傳說中仙人所穿。
- 定猿:指馴服的猿猴,常用於比喻修行者的心境。
- 僧禪:僧人的禪修。
- 滄桑: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名山:著名的山嶽,常與道教或佛教聖地相關。
- 列仙:指衆多的仙人。
翻譯
我們相約在碧綠的澗水前探尋美景,還能借助飛泉玩起浮杯的遊戲。 殘破的石碑默默地憐惜着周圍的芳草,神祕的靈氣隱約地隱藏在這仙境之中。 偶爾還能想象仙人騎鶴留下的玉鞋,但已經沒有人再問起馴服的猿猴與僧人的禪修。 人間經歷了多少次巨大的變遷,我們還是向着名山去記錄那些仙人的傳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暮春時節與友人一同遊覽蒲澗寺遺址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仙境般美景的嚮往和對歷史滄桑的感慨。詩中「殘碑寂寞憐芳草」一句,既展現了遺址的荒涼,又透露出對過往的懷念。結尾的「人間幾見滄桑異,且向名山紀列仙」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以及對超脫塵世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