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精嚴寺次程伯來與秦景容郎中同遊詩韻

· 鄭潛
平生志湖海,亦復慕林泉。 驅車太行路,古道何盤盤。 北走窮烏桓,灤京俯長川。 南遊涉交廣,甌越遂幽閒。 紫霞繞吾廬,寒玉鳴我前。 清淨諧道心,空明契僧詮。 由來高世士,脫屣山水間。 先鞭愧吾友,入幕芙渠鮮。 拂衣憩林下,似有三生緣。 程子雅高和,臨風寫煩悁。 不辭竟日留,翳景欲忘旋。 嗟我三載後,感慨猶千年。 卜廬事先隴,願老潯湖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寄居。
  • 精嚴寺:地名,寺廟名。
  • :依照。
  • 程伯來:人名。
  • 秦景容:人名。
  • 湖海:指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太行路:地名,太行山的路。
  • 盤盤:曲折迴旋的樣子。
  • 烏桓:古代民族名,這裏指其居住地。
  • 灤京:地名,指灤河附近的京城。
  • 交廣:地名,指交州和廣州。
  • 甌越:指古代越國,這裏泛指南方地區。
  • 幽閒:幽靜而安閒。
  • 紫霞:紫色的雲霞,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美景。
  • 寒玉:指清冷的玉石,這裏比喻清脆的聲音。
  • 空明:清澈明亮。
  • 僧詮:僧人的解釋或教誨。
  • 高世士:超凡脫俗的人。
  • 脫屣:比喻輕易放棄或不以爲意。
  • 先鞭:比喻先行一步。
  • 入幕:進入幕府,指成爲幕僚。
  • 芙渠:荷花。
  • 三生緣:佛教用語,指前世、今生、來世的緣分。
  • 煩悁:憂愁煩悶。
  • 翳景:遮蔽日光。
  • 卜廬:選擇居住的地方。
  • 先隴:祖先的墳墓。
  • 潯湖:地名,指湖邊。

翻譯

我一生志在四方,也向往山林清泉。驅車行走在太行山的曲折古道上,北至烏桓,俯瞰灤河邊的京城。南下到交州和廣州,甌越之地幽靜安閒。紫色的雲霞環繞我的住所,清冷的玉石在我面前鳴響。清淨的環境與我的道心相諧,清澈明亮與僧人的教誨相契。自古以來,超凡脫俗的人都輕易地放棄世俗,寄情于山水之間。我對於先行一步的朋友感到慚愧,進入幕府後,荷花依舊鮮豔。我在林下休息,似乎與三生有緣。程子高雅地和着風,抒發憂愁煩悶。我不辭辛苦地留下來,直到日影被遮蔽,想要忘記歸途。三年後,我感慨萬千,彷彿過了千年。我選擇在祖先墳墓附近居住,希望能老在潯湖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通過描繪北至烏桓、南至交廣的廣闊地域,以及紫霞、寒玉等自然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清淨空明生活的追求。詩中「先鞭愧吾友」一句,體現了作者對先行者的敬佩與自愧不如之情。結尾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對未來生活的期望,流露出深厚的家族情感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