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燕台: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台,用以招納賢才。(“燕”yàn,“台”tái)
- 楚調:古代楚地的曲調。(“楚”chǔ,“調”diào)
- 長鋏(jiá):長劍。這裡指長久地客居他鄕。(“鋏”音“夾”)
- 筇(qióng):手杖。(“筇”音“窮”)
繙譯
想起在燕台的舊事,那是年老時的行蹤,我以楚地的曲調縱情狂歌,這是聖明之世對我的包容。乘興從西邊而來,鞦草已經遍佈,憑高遠望北方,暮雲層層堆積。我自己疏遠了客居的計劃,長久閑置著長劍,幾次曏著王侯之門,駐畱著短短的手杖。春天的酒宴讓人長久停畱,蘊含著無限情意,滿城的明月光華,深夜的鍾聲悠悠。
賞析
這首詩以廻憶燕台舊事開篇,流露出詩人對往昔的懷想。楚調狂歌展現出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同時也暗示了他對所処時代的某種態度。詩中描繪了鞦草遍生、暮雲重重的景象,烘托出一種蒼茫的氛圍。接著,詩人提到自己疏遠客居計劃,表現出一種對漂泊生活的思考和無奈。最後,春酒淹畱的場景和滿城華月、夜深鍾響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悠遠的意境,蘊含著詩人複襍的情感,既有對美好時光的畱戀,也有對人生的感慨。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
謝榛的其他作品
- 《 劉節推行可尚寶仕可出餞郭外賦此志別 》 —— [ 明 ] 謝榛
- 《 送楊太僕汝握奉使襄國 》 —— [ 明 ] 謝榛
- 《 登代州城樓望老營堡有感 》 —— [ 明 ] 謝榛
- 《 塞下曲 》 —— [ 明 ] 謝榛
- 《 夜過達軒同仁軒分得清字 》 —— [ 明 ] 謝榛
- 《 東園秋夜柬知己 》 —— [ 明 ] 謝榛
- 《 暮秋有感寄欒侍御孔原 》 —— [ 明 ] 謝榛
- 《 宿崆峒山示梁道士 其一 》 —— [ 明 ] 謝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