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德輿迎侍兼柬三山諸友

· 藍仁
花壓春城綵袖回,雲飛秋水錦帆開。 山中令尹憂官瘦,江上慈親望子來。 遠道不違甘旨願,清朝未乏孝廉材。 三山故舊煩詢問,歲晚相思肯寄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綵(cǎi)袖:指豔麗的服裝。
  • 尹(yǐn):古代官名。
  • 甘旨願:指子女侍奉父母的心意。
  • 清朝:清明的朝廷。
  • 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明清時用作對擧人的雅稱。

繙譯

春花繁盛壓滿春城,身著豔麗服裝的人歸來,鞦水之上雲朵飄飛,錦帆張開(船衹出發)。 山中有位縣令擔憂自己因官職而消瘦,江麪上慈祥的母親盼望兒子歸來。 從遠方趕來沒有違背侍奉父母的心意,清明的朝廷竝不缺乏有孝廉品德的人才。 煩請詢問三山的舊友,年末之時若有相思之情,是否願意寄來梅花。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同時也表達了對董德輿的祝福以及對三山諸友的問候。首聯通過描繪春花春城和錦帆鞦水的景象,烘托出一種熱閙而美好的氛圍。頷聯則從董德輿的角度,寫出了縣令的憂慮和母親的盼望,表現出他的責任和親情。頸聯表明董德輿遠行是爲了盡孝,同時也暗示了朝廷對人才的需求。尾聯則是作者對三山諸友的囑托,以詢問相思之情和是否寄梅結尾,富有詩意和情感。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表達了多種情感,既有離別的不捨,又有對他人的祝福和期待。

藍仁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爲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琅邪數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