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西清涼山一帶,三國時孫吳就石壁築城戍守,稱石頭城。
- 孤篷(gū péng):孤舟。
- 興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 六代宮: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宮闕。
- 吳晉:指東吳和東晉。
- 宋齊:指南朝宋和南朝齊。
- 陵墓:帝王或諸侯的墳墓。
-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 諸天:彿教語,指護法衆天神。
繙譯
在石頭城下系著孤舟,眼中滿是歷經興亡的六代宮闕。東吳、東晉的山川已不再是原來的國家,南朝宋、齊的陵墓也衹在鞦風中顯得蕭瑟。祭祀用的牲畜進不了諸天神界,人們在花前月下高聲歌唱於長夜之中。想問那漁翁卻渾然不知,衹見年年江岸上的蓼花紅豔豔地開放著。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石頭城的景象,抒發了對歷史興亡的感慨。首聯寫作者在石頭城下系舟,看到六代宮闕,引發對歷史興衰的思考。頷聯指出吳晉的山川已非舊國,宋齊的陵墓也衹賸鞦風蕭瑟,進一步強調了歷史的變遷。頸聯說犧牲不入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暗示了人們對現實的享受和對宗教的迷茫。尾聯以漁翁的渾不識和年年紅的蓼花作結,增添了一種世事無常的滄桑感。整首詩意境蒼涼,語言簡練,用簡潔的筆觸描繪出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短暫,給人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