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之山

桂之山,欖之水,從朝薄暮行幾裏。 斜風細雨度千溪,洗出千溪一帶紫。 煙雨裏,恨千般,堪嘆漁磯鷗鷺閒。 三春紅紫今何在,千年珍竹故成斑。 望蒼梧,七百里,九疑玉殿空山裏。 五絃一自變瀟湘,至今琴怨湘江水。 湘江靜,月輪高,蕭蕭秋氣上漁舠。 自唱竹枝新度曲,不知清韻入風騷。 學南薰,歌已久,祇今三複空低首。 有時心亂不成腔,怪道傍人嗤拙醜。 金夫子,暫維舟,徽音時憶在心頭。 明珠照乘月華照,素琴流水大江流。 大江流,日夜去,見說巢由曾竊屨。 欲往從之問解嘲,野水茫茫半煙樹。 獨深念,幾多周,故人書信不堪修。 相思灘上相思苦,何日追陪綠徑遊。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lǎn):一種樹,此處應是指與桂山相對應的某個地方的標誌性植物。
  • (jī):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
  • 蒼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廣西交界處。
  • 九疑:山名,在湖南寧遠縣南。
  • 玉殿:這裏指神仙居住的宮殿,爲一種想象中的美好建築。
  • 南薰:傳說中舜唱的《南風歌》。
  • 維舟:系船停泊。
  • 徽音:美好的聲譽。

翻譯

桂山聳立,欖水悠悠,從早到晚能走幾里路。 斜風細雨越過千條溪流,洗出一帶紫色的千溪美景。 在這煙雨之中,心中有千般遺恨,可嘆那江邊石磯上的鷗鷺如此悠閒。 春天裏的繁花如今在何處?千年珍貴的竹子也已變得斑駁。 望向蒼梧,相隔七百里,九疑山上的玉殿在空山裏。 五絃琴自從變成瀟湘之音,至今琴音中的哀怨仍留在湘江水中。 湘江安靜,月亮高懸,蕭蕭秋氣吹上漁船。 自己唱着新創作的竹枝曲,卻不知這清新的韻味已融入了風騷之中。 學習《南薰》之歌已久,如今再三吟誦只能空自低頭。 有時心亂唱不成腔調,難怪旁人嘲笑我笨拙醜陋。 金夫子,暫時停船靠岸,美好的聲譽時常記在心頭。 明珠如車乘般明亮,月光照耀,素琴之聲如流水,伴着大江奔流。 大江奔流,日夜不停,聽說巢父和許由曾偷走鞋子。 想要前去向他們請教解嘲之法,只見野水茫茫,半是煙樹。 獨自深深思念,已經過了許多時日,故人的書信難以寫就。 在相思灘上忍受着相思之苦,不知何時能追陪在綠徑遊玩。

賞析

這首詩以桂山、欖水開篇,描繪了沿途的風景,如斜風細雨中的千溪紫帶,營造出一種迷濛、幽靜的氛圍。詩中通過對漁磯鷗鷺的描寫,表達了一種閒適與遺恨交織的情感。同時,提到蒼梧、九疑山、湘江等地方,融入了歷史文化的元素,增添了詩歌的厚重感。作者在詩中還表達了對音樂、詩歌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對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豐富,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與個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