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郎:對年輕俊逸的尚書郎的美稱。(「郎」讀作「láng」)
- 徵鴻:即徵雁,遷徙的大雁。
- 河嶽:黃河和山嶽。
- 愁雲:令人發愁的雲彩,這裏指戰局的緊張氛圍。
- 趙北:古代趙國的北部,這裏借指北方地區。
- 海天佳氣:海邊天空的美好氣象。
- 吳中:今江蘇蘇州一帶。
翻譯
年輕俊逸的您長久分別,我聽見遷徙的大雁鳴叫,我們兩地登高,惆悵相望的心情是相同的。 黃河山嶽之上愁雲密佈,籠罩着北方地區,海邊天空的美好氣象佈滿了吳中地區。 年老後爲躲避世事,家也難以安定,戰亂之後悲秋的詩賦反而更加精巧。 籬笆旁的黃花應該自我憐惜,要留下一枝傲然面對霜風。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謝榛在暮秋時節酬答王元美的作品。詩中通過對兩地景色和心情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局的擔憂和對人生的感慨。 首聯通過「徵鴻」這一意象,點明瞭兩人分別已久,而登高悵望則體現了他們對彼此的思念和牽掛。頷聯以「愁雲」和「佳氣」對比,寫出了北方戰局的緊張和吳中地區的美好氣象,形成強烈的反差。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年老避世卻家難定的無奈,以及戰亂後詩賦更工的獨特感受,反映了時代的動盪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尾聯以黃花自喻,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傲岸的氣節。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