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寶月臺宴集蕭大來諸子載妓至

· 戴柱
浴月澄湖鏡,山容繡壁開。 露華盈手贈,桃葉渡江來。 綠戰嵐飛檻,紅酣光墮杯。 巖雲依黛媚,一任玉山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浴月:指沐浴在月光下。(「浴」,讀音:yù)
  • 澄湖鏡:清澈的湖水如鏡子一般。
  • 山容:山的景色。
  • 繡壁:像繡出來的牆壁,形容山壁秀麗。(「繡」,讀音:xiù)
  • 露華:露水的光華。
  • 盈手贈:雙手滿捧着贈送,形容月光如同可以捧在手中贈送之物。
  • 桃葉渡江來:借用王獻之愛妾桃葉渡江的典故,此處指歌妓到來。(「渡」,讀音:dù)
  • 綠戰:形容綠樹在風中搖曳如戰鬥。
  • :山裏的霧氣。(「嵐」,讀音:lán)
  • 飛檻:高樓上的欄杆。
  • 紅酣:指紅色的燈光或燭光顯得濃烈而歡快。
  • 光墮杯:燈光落入杯中。
  • 巖雲:山間的雲彩。
  • 黛媚:青黑色的嫵媚,此處形容山色。
  • 玉山頹:形容人醉酒後東倒西歪的樣子,也可形容人的風姿瀟灑。

翻譯

在月光下沐浴的澄淨湖水如鏡子一般,山的景色如秀麗的繡壁展開。露水的光華似乎可以滿手捧來相贈,歌妓如桃葉渡江般前來。綠樹在風中搖曳如同與霧氣在高欄處戰鬥,濃烈歡快的紅色燈光落入杯中。山間的雲彩依傍着青黑色嫵媚的山巒,人們盡情暢飲,任憑如玉山傾倒般沉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寶月臺宴集的情景,詩中的景色描寫細膩而生動。首聯通過「浴月澄湖鏡,山容繡壁開」,展現出湖水的清澈平靜和山景的秀麗,爲全詩營造出一個優美的環境氛圍。頷聯「露華盈手贈,桃葉渡江來」,運用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將露水的光華和歌妓的到來描繪得富有詩意。頸聯「綠戰嵐飛檻,紅酣光墮杯」,通過對綠樹、霧氣、燈光和酒杯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熱烈而歡快的氛圍。尾聯「巖雲依黛媚,一任玉山頹」,進一步強調了山間景色的美麗和人們盡情暢飲後的沉醉狀態。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宴集場景的描寫,表現出詩人對這個美好時刻的享受和對生活的熱愛。

戴柱

戴柱,字安仲。南海人。明思宗崇禎間人。著有《閒遊詩草》。事見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五五。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