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山臥:指隱居。(「東」,讀音:dōng;「山」,讀音:shān;「臥」,讀音:wò )
- 徵書:古代朝廷徵辟賢才的文書。(「徵」,讀音:zhēng ; 「書」,讀音:shū )
- 絡繹:連續不斷,往來不絕。(「絡」,讀音:luò ;「繹」,讀音:yì )
- 神京:京城。(「神」,讀音:shén ;「京」,讀音:jīng )
- 雁塞:泛指北方邊塞。(「雁」,讀音:yàn ;「塞」,讀音:sài )
- 山甫袞:仲山甫的禮服,借指賢臣。(「山」,讀音:shān ;「甫」,讀音:fǔ ;「袞」,讀音:gǔn )
- 亞夫營:指周亞夫細柳營,借指軍紀嚴明的軍隊。(「亞」,讀音:yà ;「夫」,讀音:fū ;「營」,讀音:yíng )
- 燕然石:東漢竇憲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記功。後以「燕然石」指建立邊功的記功碑。(「燕」,讀音:yān ;「然」,讀音:rán ;「石」,讀音:shí )
翻譯
想要像謝安那樣去東山隱居卻未能如願,徵辟賢才的文書接連不斷地從京城傳來。 威風凜凜地行進在北方邊塞,那裏風煙平靜安寧,簇擁着龍旗的軍隊軍容整齊、裝備精良。 進獻忠心和建議時不忘像仲山甫那樣的賢臣,保衛國家的安危需要依靠像周亞夫細柳營那樣軍紀嚴明的軍隊。 以前多次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看那石碑,應當重新打磨好以便再次銘刻功勳。
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豪邁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充滿英雄氣概的場景。詩的開頭表達了詩人想要隱居卻不能的無奈,緊接着通過「徵書絡繹下神京」展現了朝廷對人才的迫切需求。接下來,詩人用「威行雁塞風煙淨,傳擁龍旗組練明」兩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的威武和嚴明,給人一種強大的安全感。詩中提到「獻納不忘山甫袞,安危須仗亞夫營」,強調了賢臣和軍紀嚴明的軍隊對於國家的重要性,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注和對賢能之士的期望。最後,「舊題幾遍燕然石,看取重磨好勒銘」則表達了對建立功勳的嚮往和決心,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壯闊,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國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