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門

百戰猶營海上山,天涯何處見龍顏。 歌來秀麥心應折,淚灑蒼梧血盡斑。 草市荒煙空漠漠,故宮流水自潺潺。 可憐十萬俱沉地,欲賦招魂悵莫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厓門: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崖山,南宋末年抗元的重要戰場。
  • 龍顏:皇帝的面容,這裏指宋朝皇帝。
  • 秀麥:指成熟的麥子,這裏象徵着國家的繁榮。
  • 蒼梧:地名,在今廣西,這裏泛指邊遠地區。
  • 草市:指荒廢的市場。
  • 故宮:指舊時的皇宮。
  • 招魂:古代的一種儀式,用來召喚死者的靈魂。

翻譯

在海上山中經歷了百戰,天涯何處能見到皇帝的面容。 成熟的麥子歌聲中,心中應感到折服,淚水灑在遙遠的蒼梧,血跡斑斑。 荒廢的市場上空瀰漫着煙霧,舊時的皇宮旁流水潺潺。 可憐那十萬將士都沉入地底,想要賦詩招魂,卻感到無從攀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宋末年抗元戰爭的悲壯場景,通過對「百戰」、「天涯」、「龍顏」等詞語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和對英勇將士的哀悼。詩中「秀麥心應折」和「淚灑蒼梧血盡斑」等句,以麥子的成熟和淚血的斑斑,象徵了國家的衰敗和將士的犧牲。結尾的「欲賦招魂悵莫攀」則表達了作者對逝去英雄的無限懷念和無法挽回的悲痛。整首詩語言凝重,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悲劇的沉痛感慨。

樑民相

樑民相,原名文,字井卿。南海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進士。官零陵知縣。改廣平郡博。卒於官。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一有傳。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