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匡廬
方舟凌廣湖,掛席南風駛。湖水蕩悠哉,東西曠涯涘。
匡廬之山何崔嵬,居然形勢向湖開。青天縹緲煙霞窟,白日照耀金銀臺。
延袤周遭五百里,諸峯矗矗幹霄起。牙錯封提兩郡雄,陰晴坐變千崖裏。
瀑布常飛雙白虹,東林早晚坐聞鍾。白蓮池上今誰主,三笑溪邊尚有蹤。
其中幽勝難縷指,洞天福地應無比。杖履真堪託此山,紅塵趍走徒爲爾。
平生幾度此經過,夢想神遊日已多。未能長往空回首,殺殺山靈奈爾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舟:並列的兩船。
- 凌:渡過,逾越。
- 廣湖:指鄱陽湖。
- 掛席:指揚帆行駛。
- 曠涯涘:廣闊的水邊。
- 崔嵬:高大雄偉。
-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金銀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延袤:連綿不斷。
- 矗矗:高聳直立。
- 幹霄:沖天。
- 牙錯封提:形容山峯交錯,如牙如提。
- 陰晴坐變:形容天氣變化迅速。
- 東林:指廬山東林寺。
- 白蓮池:廬山上的一個景點。
- 洞天福地: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杖履:指行走。
- 紅塵:指塵世,人間。
- 趍走:奔走。
- 殺殺:形容山靈的威嚴。
翻譯
並排的兩艘船在廣闊的鄱陽湖上行駛,揚起帆藉助南風快速前進。湖水盪漾,東西方向的水邊顯得空曠而遙遠。
廬山多麼雄偉,其形勢似乎正對着湖面展開。青天中隱約可見的煙霞,彷彿是神仙居住的金銀臺。
廬山連綿不斷,周圍達五百里,羣峯高聳直插雲霄。山峯交錯,如牙如提,雄踞兩郡之間,天氣變化迅速,彷彿坐在千崖之中。
瀑布常常像雙白虹一樣飛瀉而下,東林寺的鐘聲早晚可聞。白蓮池上現在是誰在主宰,三笑溪邊還留有蹤跡。
廬山中的幽勝之處難以一一列舉,洞天福地應該無與倫比。真希望能託付此山,行走其中,而紅塵中的奔走只是徒勞。
平生幾次經過這裏,夢想和神遊的日子已經很多。未能長久地前往,只能空回首,面對山靈的威嚴,又能如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廬山的雄偉景色和作者對廬山的嚮往之情。詩中,「匡廬之山何崔嵬」一句,直接讚美了廬山的高大雄偉,而「青天縹緲煙霞窟,白日照耀金銀臺」則通過想象,將廬山描繪成了神仙居住的地方,增添了神祕色彩。後文通過對廬山幽勝之處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嚮往和未能長久前往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廬山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