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夜懷

獨坐遲遲漏轉深,幽棲吾自愛空林。 風搖寶樹聞清籟,月滿祇園見道心。 病骨歲時虛藥裹,美人江海思瑤琴。 憑闌悵望遙天末,楚水燕雲半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禪房: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遲遲:慢慢地。
  • 漏轉深:指時間慢慢流逝,夜已深。
  • 幽棲:隱居。
  • 寶樹:佛教中指菩提樹,象徵智慧。
  • 清籟:清脆的聲音。
  • 祇園:佛教聖地,這裏指禪房周圍的環境。
  • 道心:對佛道的領悟和追求。
  • 病骨:指身體虛弱。
  • 歲時:一年中的時節。
  • 藥裹:藥包,指常需服藥。
  • 瑤琴:美玉製成的琴,這裏比喻美好的音樂或思念。
  • 憑闌:依靠欄杆。
  • 悵望:失意地望着。
  • 楚水燕雲:分別指楚地的水和燕地的雲,泛指遠方的景色。
  • 不禁:無法抑制。

翻譯

獨自坐在禪房中,時間慢慢流逝,夜已深沉。我自愛這幽靜的林中隱居。風搖動着寶樹,傳來清脆的聲音,月光灑滿祇園,我感受到了對佛道的領悟。身體虛弱,一年中的時節變換,我常需服藥。思念着遠在江海的美人,想用瑤琴表達我的思念。依靠欄杆,失意地望着遙遠的天際,楚地的水和燕地的雲,讓我無法抑制內心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禪房深夜的孤獨與沉思。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如「風搖寶樹聞清籟,月滿祇園見道心」,表達了詩人對佛道境界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同時,詩中的「病骨歲時虛藥裹,美人江海思瑤琴」透露出詩人身體的虛弱和對遠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增添了詩作的情感深度。結尾的「憑闌悵望遙天末,楚水燕雲半不禁」則展現了詩人對遠方景色的無限遐想和內心的無法平靜,使整首詩充滿了哲理與情感的交織。

樑民相

樑民相,原名文,字井卿。南海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進士。官零陵知縣。改廣平郡博。卒於官。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一有傳。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