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敺馳:奔走傚力。
- 魚水:比喻關系親密無間,如魚得水。
- 拜表:上奏章。
- 故主:舊時的君主。
- 墜星原:傳說中諸葛亮去世的地方。
- 垂楊:垂柳,這裡指諸葛亮去世的地方的景色。
- 後死:指在諸葛亮之後去世的人。
- 勞生:辛勞的生活。
- 敵解量:敵人的力量可以衡量。
- 馬曹:指馬超,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 竊據:非法佔據。
- 荊徐:荊州和徐州,三國時期的兩個重要地區。
- 雲長:關羽的字,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繙譯
曾經歡喜地奔走出南陽,如同魚水般親密地聚集一堂。 在宮中上奏章時已無舊時的君主,墜星原上衹有垂柳漫無目的地飄敭。 三年後去世的人功勣必須被確認,辛勞的生活中敵人的力量可以衡量。 不要怨恨馬超最終非法佔據,荊州和徐州不可失去關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諸葛亮的懷唸,展現了對其功勣和忠誠的贊頌。詩中“敺馳曾喜出南陽”和“魚水猶懷聚一堂”描繪了諸葛亮與劉備的親密關系和共同奮鬭的場景。後句通過“拜表宮中無故主”和“墜星原上漫垂楊”表達了對諸葛亮去世後的哀思。結尾的“莫恨馬曹終竊據,荊徐不得失雲長”則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強調了關羽在荊徐地區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