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州大浪灘

東來亂石如山高,長江鬥瀉湍聲豪。蛟鼉奔走亡其曹,青天白雪揚洪濤。 舟子撐殺白木篙,長牽百丈嗟爾勞。側身赤足如猿猱,舟中行子心忉忉,山木巃嵷杜鵑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蛟鼉(jiāo tuó):古代傳說中的水中怪獸,比喻巨大的波浪。
  • 奔走亡其曹:形容波浪洶涌,如怪獸奔逃。
  • 舟子:船伕。
  • 撐殺:用力撐船。
  • 白木篙:白色的木製船篙。
  • 長牽百丈:形容繩索很長,用於牽引船隻。
  • 側身赤足:形容船伕勞作時的姿態。
  • 猿猱(yuán náo):猿猴。
  • 行子:行人,這裏指船上的乘客。
  • 心忉忉(xīn dāo dāo):形容心情憂慮。
  • 巃嵷(lóng sǒng):形容山勢高聳。
  • 杜鵑號:杜鵑鳥的叫聲。

翻譯

東來的亂石堆積如山般高聳,長江的水流陡然傾瀉,聲勢浩大。巨浪如蛟龍和鼉龍奔逃,青天白雪般的浪花翻滾。 船伕用力撐着白色的木篙,長長的繩索牽引着船隻,感嘆他們的辛勞。他們側身赤足,動作敏捷如猿猴,船上的乘客心情憂慮,山木高聳,杜鵑鳥的叫聲在耳邊迴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嚴州大浪灘的壯觀景象,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長江的洶涌澎湃和船伕的艱辛勞作。詩中「蛟鼉奔走亡其曹」和「青天白雪揚洪濤」等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波浪的巨大和洶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同時,通過船伕的勞作和乘客的憂慮,反映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