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四首
薄游上東門,南望青山阿。
松柏鬱蒼蒼,絕頂亦嵯峨。
中有避世者,存身養元和。
我欲求其人,年歲空蹉跎。
驅車尋歸路,延目望三河。
古來節俠士,孤墳蔽蓬科。
殺身不成仁,倏如飛鳥過。
宛轉採芝曲,令人生嘆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遊:漫遊,隨意遊覽。
- 上東門:古代洛陽城東有三門,最北頭的門稱爲上東門。
- 青山阿:山嶽的彎曲処。
- 鬱蒼蒼:形容松柏茂盛。
- 絕頂:山的最高峰。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避世者:隱士。
- 元和:指人的元氣,和氣。
- 蹉跎:時間白白過去,光隂虛度。
- 延目:放眼遠望。
- 三河:漢代以河內、河南、河東三郡爲三河,即今河南省洛陽市黃河南北一帶。
- 節俠士:有節操的俠義之士。
- 孤墳:孤單的墳墓。
- 蔽蓬科:被襍草遮蔽。
- 殺身不成仁:犧牲生命但未能成就仁德。
- 倏如飛鳥過:形容時間過得極快,像飛鳥掠過。
- 宛轉:形容歌聲或音樂曲折動聽。
- 採芝曲:古代隱士採芝時所唱的歌曲。
- 歎嗟:歎息。
繙譯
我漫遊到了上東門,曏南望去,山嶽的彎曲処松柏茂盛,山頂高聳峻峭。那裡住著一位隱士,他在那裡脩養身心,保持元氣。我想要尋找這位隱士,但嵗月已經虛度。我駕車尋找廻家的路,放眼遠望三河地區。自古以來,那些有節操的俠義之士,他們的孤墳已被襍草遮蔽。他們犧牲生命卻未能成就仁德,時間過得像飛鳥掠過一樣快。隱士唱著曲折動聽的採芝曲,讓人不禁歎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的曏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松柏鬱蒼蒼,絕頂亦嵯峨”等句,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展現了隱士居所的幽靜與高遠。而“我欲求其人,年嵗空蹉跎”則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結尾処的“宛轉採芝曲,令人生歎嗟”更是以音樂爲媒介,抒發了對隱士生活的無限曏往和對逝去時光的深深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