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孤山

交趾江頭指壯遊,小孤山下見新秋。 天鑱雙柱維南極,海作重門鎖上流。 使者星馳英蕩節,神妃風送錦帆舟。 來春二月停歸棹,好薦芳馨杜若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交趾:古地名,今越南北部。
  • (chán):雕刻。
  • 英蕩節:指英勇的使者所持的節杖。
  • 神妃:神話中的女神。
  • 錦帆舟:裝飾華麗的船隻。
  • 杜若:一種香草。

翻譯

在交趾江頭指向壯麗的遊歷,小孤山下看到新秋的景象。 天空雕刻着雙柱支撐南極,海作爲重門鎖住上游。 英勇的使者疾馳,手持節杖,神話中的女神風送裝飾華麗的船隻。 明年春天二月,我將停泊歸船,好向芳香的杜若洲獻上美好的祭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壯遊的景象,通過「交趾江頭」、「小孤山下」等地點,勾勒出一幅南國風光。詩中「天鑱雙柱維南極,海作重門鎖上流」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天地的壯闊和海洋的深邃。後兩句則通過「英蕩節」和「神妃風送錦帆舟」展現了使者的英勇和神話的浪漫。結尾的「停歸棹」和「薦芳馨杜若洲」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歸隱的情懷。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