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念:皇帝的思念。
- 南邦:指南方的國家或地區。
- 貢琛:進貢的珍寶。
- 頒封:授予封號或官職。
- 皇華:皇帝的使者。
- 諮度:諮詢,商量。
- 尊君命:尊重君主的命令。
- 炎徼:炎熱的邊疆。
- 淹留:停留,滯留。
-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古代認爲這一天可以預測一年的吉凶。
- 使星:指使者,這裏指作者自己。
- 瘴雲: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古人認爲是瘴癘的病源。
- 臨岐:分別的路口。
- 素襟:純潔的心。
翻譯
皇帝思念南方的國家,遠道而來進貢珍寶,特地派遣我這位老臣前往。作爲皇帝的使者,我尊重君主的命令,諮詢商議,但在這炎熱的邊疆停留,並非我所願。在人日這一天,我預感到晴朗的天氣預示着好運,而我這位使者的星光依然照耀在深深的瘴氣之上。在分別的路口,不要讓淚水灑落,因爲頭上的青天見證了我純潔的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作爲皇帝使者前往南方邊疆的複雜心情。詩中,「帝念南邦遠貢琛」展現了皇帝對南方的重視,而「頒封特遣老臣臨」則體現了作者的尊貴身份和使命感。儘管「炎徼淹留豈我心」,作者仍忠誠於君命,展現了他的忠誠與責任感。最後兩句「暫分莫灑臨岐淚,頭上青天見素襟」則抒發了作者在分別時的堅定與純潔,表達了他對使命的執着和對國家的忠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的忠誠與擔當。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