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鄭山人

· 張羽
脈理依稀寄掌紋,眼中奇伏定難論。 秦關百二金城在,建業東南紫界分。 形勝未銷人共棄,豪華欲盡石終存。 他鄉我亦嫌官拙,還擬攜君看舊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脈理:指山川地勢的紋理。
  • 奇伏:奇特而隱祕的地形。
  • 秦關百二:指秦地的關隘衆多,百二可能指其數量之多。
  • 金城:堅固的城池。
  • 建業:即南京,古稱建業。
  • 紫界分:紫色的邊界線,可能指南京的地理特徵。
  • 形勝:指地理形勢的優越。
  • 豪華:指繁華盛景。
  • 石終存:指石頭作爲物質,比繁華更能長久保存。
  • 官拙:指官職低微,能力不足。
  • 舊村:指故鄉或舊時的村落。

翻譯

山川地勢的紋理依稀可辨,如同掌紋一般,那些奇特而隱祕的地形實在難以言說。秦地的關隘衆多,城池堅固,而南京的東南方則有着明顯的紫色邊界。儘管地理形勢的優越已不再,人們對此也已棄之不顧,但那些繁華盛景雖已逝去,石頭作爲物質卻能長久保存。在他鄉,我也感到自己的官職低微,能力不足,但我還是打算帶着你去看我的故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山川地勢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感受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脈理依稀寄掌紋」一句,以掌紋喻山川,形象生動,寓意深遠。後文通過對秦關、建業的描寫,展現了歷史的厚重和地理的獨特。末句「還擬攜君看舊村」,則透露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友人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別之作。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