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對月遣懷
皎皎明月光,盈盈濁水流。
明月照濁水,不鑑心中憂。
我昔委簪弁,逝言守園丘。
何期中願乖,去去復遠遊。
歲月忽以變,山川成阻修。
沈綿骨欲朽,契闊意多愁。
回首望故鄉,瓜田行可收。
豐歉常在念,頗爲藿食謀。
去冬已餓殍,今春尚徵求。
貧無甔石儲,生計焉能休。
去住關百慮,進退徒夷猶。
惆悵孤明月,清光懸素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皎皎:明亮的樣子。
- 盈盈:水流清澈的樣子。
- 濁水:指黃河水,因含泥沙多而顯得渾濁。
- 鑑:照見,這裏指理解或安慰。
- 委簪弁:放棄官職。簪弁,古代官員的冠飾,代指官職。
- 逝言:誓言。
- 園丘:田園,指隱居之地。
- 中願乖:內心的願望與現實不符。
- 阻修:阻隔遙遠。
- 沈綿:沉溺,指長時間沉浸在某種情緒或狀態中。
- 契闊:離合,指人生的變遷和離別。
- 藿食:指粗茶淡飯,簡樸的生活。
- 甔石:古代量器,比喻微薄的財產。
- 夷猶:猶豫不決。
翻譯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水流緩緩流淌。月亮照在渾濁的黃河水上,卻不能照見我心中的憂愁。我曾經放棄官職,誓言要守在田園之中。沒想到內心的願望與現實不符,我不得不離開,再次遠行。歲月忽然間變化,山川變得遙遠阻隔。我長時間沉浸在憂愁中,身體幾乎要腐朽,人生的離合讓我感到多愁。回頭望向故鄉,那裏的瓜田即將收穫。豐收與否我常掛念,爲了簡樸的生活而謀劃。去年冬天已經有人餓死,今年春天還在徵稅。貧窮到沒有一點積蓄,生活的計劃怎能停止。離開還是留下,關乎着許多憂慮,進退之間我猶豫不決。我感到惆悵,孤獨的明月,清冷的光芒懸掛在素淨的秋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明月與濁水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詩中,「明月照濁水,不鑑心中憂」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來象徵詩人的心境,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深刻反映了詩人的情感。詩人的遠遊、對故鄉的思念、對生活的擔憂,以及對未來的猶豫,都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詩人的情感波動和生活困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梁民相的詩歌才華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