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黃山人孔昭廣陵見懷

隋堤西問酒家胡,賦後孤城一片蕪。 猶見魯連歸海上,曾留董相在江都。 風期終古能然諾,歌吹當年更有無。 不用山僧尋舊社,自堪高枕著潛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隋堤:隋朝時期修建的堤壩,這裏指揚州的隋堤。
  • 酒家胡:胡人開設的酒館,胡指古代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稱呼。
  • 孤城:指揚州城。
  • 魯連:戰國時期的魯仲連,以智謀著稱。
  • 董相:指東漢時期的董仲舒,曾在江都(今揚州)講學。
  • 風期:風度與期望。
  • 然諾:答應,許諾。
  • 歌吹:歌聲和樂聲。
  • 舊社:舊時的社團或集會。
  • 高枕:安臥,比喻無憂無慮。
  • 潛夫:隱居的士人。

翻譯

我曾在隋堤向西詢問胡人開設的酒館,寫完詩後,只見揚州城一片荒蕪。 彷彿還能看見魯仲連歸隱海上的身影,也曾有董仲舒留在江都講學。 自古以來,風度與期望總是能得到承諾,當年的歌聲和樂聲是否還在? 不必勞煩山中的僧人尋找舊時的社團,我自然可以無憂無慮地隱居,成爲一名潛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念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隋堤」、「孤城」等意象描繪了揚州的變遷,而「魯連」、「董相」則借用歷史人物來象徵智慧與學問。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隱逸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